一、方案编制依据
1、GB50108-2001《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》;
2、DBJ15-19-97《建筑防水工程技术规范》;
3、GB50208-2002《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》;
4、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。
二、施工方案
1、施工方案:
1.1.混凝土点渗漏:采用压力注浆法,灌注单液型PU发泡止水剂,快速堵漏胶泥(堵漏灵)在砼外进行封闭处理。
1.2施工缝渗漏:在砼内埋设导流暗管,将水排至水沟。
1.3全部堵漏工程完工后,按原基面要求复原。
2、施工工艺流程:
2.1.混凝土点渗漏:漏水点处钻孔→构筑灌浆系统→压力灌注单液型PU发泡止水剂→铲除灌浆凸出平面部分→快速堵漏胶泥砼密封→修复饰面→场地清理→检查验收。
2.2.施工缝渗漏:凿除砼面附加层→在裂缝部位凿U型槽→埋设导流槽管→导流槽管表面防水处理→复原→场地清理→检查验收。
3、施工步骤:
3.1.混凝土点渗漏处理:
3.1.1.清除积水,检查渗漏源,标注堵漏区域。
3.1.2. 漏水点处钻孔。
3.1.3.筑造压力注浆系统,安装注浆管,管口处用速硬微膨胀水泥封闭,待12小时后,将高压灌浆管道连接到压浆机上,试压后进入下一工序施工。
3.1.4.灌浆堵漏:经压力测试密封合格后,将单液型PU发泡止水剂放入灌浆机的容器中,渐进加压,直至空腔内充满堵漏浆液,或相邻灌浆咀冒浆方可结束该孔,同时迅速将高压灌浆胶管屈折结扎,以防止浆液外溢。如此反复操作,直至将所有灌浆系统灌完灌满。待12小时固化后,整体检查堵漏效果。
3.1.5.修复注浆口饰面层,整体检查验收。
3.1.6.验收标准:砼面不渗不漏。
3.2施工缝渗漏处理:
3.2.1.清除积水及碳酸钙粘附物,检查渗漏源,弹线标记。
3.2.2.凿除找平层至原砼面,以施工缝为中心,两侧宽为100mm。
3.2.3.在结构面刻凿U型槽,宽为55mm,深50mm。
3.2.4.安装Φ50mm半圆PVC导流槽管。
3.2.5. 快速堵漏胶泥封闭处理。
3.2.6. 表面聚合物胶浆防水处理。
3.2.7. 修复饰面层,整体检查验收。
3.3主要设备及材料
3.3.1.材料及设备
主要材料:单液型PU发泡止水剂、堵漏灵;
主要设备:小型压浆机一台,冲击钻机一台;
单液型PU发泡止水剂
小型压浆机
三、质量验收标准
质量目标:
1、按国家及相关专业标准验收;
2、所有施工过的部位表面无渗漏;
工程质量措施:
1、严格执行“三检制”:坚持“自检、交接检、专检”三检制。
2、切实作好技术交底:开工前施工员负责组织对现场操作人员进行工艺流程、质量目标、检验制度等技术交底,做到施工人员人人了解;
3、严格质量检验:按照验收规范及施工方案进行验收,上道工序不合格,决不进行下道工序施工,将质量缺陷消灭在施工过程中。
四、安全保证措施
1、建立严密的安全制度:确保安全施工;
2、实行安全生产目标控制管理;
3、进行安全教育:对所有进场的职工,进行安全生产和消防意识的教育,坚持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;
4、认真编制安全生产措施:在工程施工前,班组长必须进行书面的安全技术交底,做到交底内容明确,针对性和实用性要强,操作人员必须按交底要求和安全操用规程进行施工。
5、凡是进场的施工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,作业前严禁喝酒;
6、施工中的脚手架、门架,必须安装和绑扎牢固,做到定期检查、随时警惕,脚手架、门架上的负荷不能超载;
7、未经施工负责人批准,不准任意拆除架设设施、吊绳等安全装置;
8、施工用电不准私搭乱接,必须由专人负责,严格遵守供电规则和操作规程;
9、施工过程中必须特别注意洞内出入的施工车辆,确保施工安全。
声明:本网站发布的内容(图片、视频和文字)以原创、转载和分享网络内容为主,如果涉及侵权请尽快告知,我们将会在第一时间删除。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,如需处理请联系客服。电话:158-5106-6698,185-5154-0999。
本站全力支持关于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》实施的“极限化违禁词”的相关规定,且已竭力规避使用“违禁词”。故即日起凡本网站任意页面含有极限化“违禁词”介绍的文字或图片,一律非本网站主观意愿并即刻失效,不可用于客户任何行为的参考依据。凡访客访问本网站,均表示认同此条款!反馈邮箱:348083717@qq.com。